专业号

天池 

天池位于阿尔山东北74公里的天池岭上,是全国著名的天池之一。其海拔1323.2米,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300米,呈椭园形,湖面约13.8公顷。按海拔高度,阿尔山天池在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之后,居全国第三。形成于30万年前,当年火山喷发时,上涌的岩浆与地下水相遇,而产生了巨大的爆炸,形成了这个天池。

因天池既没有河流注入,也没有河道泄出,属于封闭式特殊类型的高位火山口湖玛珥湖。玛珥湖是由上涌的岩浆与地下水相遇相互作用发生爆炸而形成的,湖周围的火山口壁一般在几米至几十米高,顶部比较平缓,湖水清澈平静,水深数十米,也有的湖中无水成为干玛珥湖。

当地林场的人说,天池水深莫测,不敢让游人划船戏水。他们曾经勘测过,把测量绳的一端系上重物放在湖里,放下去300多米仍没有探到湖底,他们也曾向湖里撒过鱼苗,却没有生出鱼来,于是又把活蹦乱跳的鲫鱼投到湖里,这些鱼很快都不见了,既没看到鱼跃,也没有死鱼浮到湖面。

天池有许多神奇的地方,神奇之一是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甚至水位多年不升不降。神奇之二,天池水没有河流注入,也没有河道泄出,一泓池水却洁净无比。神奇之三,距天池几里的姊妺湖丰产鲜鱼而天池却没有鱼。神奇之四,深不可测,有人风趣地说天池与地心相通。

登上天池山顶,没有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相反会感到视野更狭窄了,只能看到湖面和与之对应的那块蓝天。

如果从天空俯视天池,天池像一滴水滴,象一块晶莹的碧玉,镶嵌在雄伟瑰丽、林木苍翠的高山之巅。

湖水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水平如镜,倒映苍松翠柏,蓝天白云,景色万千。每到春夏之交,山中水气郁结,云雾氤氲,山头薄雾缭绕,白云时而傍山升腾,时而翻滚而下,郁郁葱葱的松桦合围池畔,溢绿摇翠,仿佛置于仙境,甚为奇特。

相传还是王母娘娘携众仙女洗浴的地方。有诗曰:玉碗盛得千年水,流云无波风不回;王母浴时山披雾,霞出九丈送鸾归。

三潭峡 

距阿尔山市区约78公里,位于天池之南的哈拉哈河上游,是哈拉哈河在石塘林地下潜流10多公里后流出地面,形成的一段别具特色的峡谷。

峡谷全长约3公里,南壁是陡峭险峻的山峰,北壁是巨大火山玄武岩熔岩台地,火山岩石布满河谷,湍急的哈拉哈河水从河谷穿过,珠飞玉卷,蔚为壮观。由上而下依次分布着三潭:卧牛潭,河水平稳,潭前大大小小的卧牛石横河摆放,如庞大的牛群静憩河中;虎石潭,平静的潭水上方,河流中密布着形态各异的巨大岩石,宛如虎群在河中玩耍嬉戏;悦心潭,峡谷的尽头,地面豁然开朗,河面加宽,潭水透明,清澈见底。在峡谷的下游还有一个瀑布。

峡内水声轰鸣,白浪滔滔,两岸山壁险峻古朴,有一种原始洪荒之感。开阔处,白桦和落叶松遮天蔽日,森林茂密,奇异花草遍布山坡,如看不尽的秋之画卷,令人心醉。春季,两岸杜鹃花满山遍野,给人一种仙境飘渺之感。这一河段六月冰雪尚存,被称为“夏日冰川”。

有人咏赞三潭峡:“神奇灵秀三潭峡,清泉汩汩绕山崖。喷珠溅玉何处去,魂系遥遥东海家。”

石塘林

石塘林位于天池以东,距阿尔山市区84公里,是大兴安岭奇景之一,因火山熔岩上长着茂密的林丛,并分布着众多的池塘得名。石塘林为第四纪火山喷发的地质遗迹,属近期死火山玄武岩地貌,地质构造、土壤、植被生物均保持原始状态,生物多样复杂,再现了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的演替全过程,具有较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石塘林约长20公里,宽10公里,是由火山喷发后岩浆流淌凝成。经过千年风化和流水冲刷,形成了石塘林独具特色的自然地貌,犹如波涛汹涌的熔岩海洋,有翻花石、熔岩垅、熔岩绳、熔岩碟、熔岩洞、熔岩丘、喷气锥、熔岩陷谷、地下暗河等神奇景观。在大面积的火山熔岩地貌中还发现了熔岩龟背构造,据地质学家介绍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规模大、发育好、保存完整的熔岩龟背构造。另外还存在着数以百计的熔岩丘,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能在这里见到的一种玄武岩地貌。堆堆假山般壅塞的火山岩,千奇百怪,有的像指天利剑直立向上,有的像英勇武士持戟征战,有的像威武雄师闪电狂奔,有的又像年迈老人饱经风霜…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基本上无土可言的石塘林里,高大茂密的兴安落叶松挺拔俊秀,枝繁叶茂,粗壮的盘根紧紧抱住火山岩,在熔岩缝隙间深深扎下去;高山柏以其低矮的身躯遍地延伸,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四季常青的偃松像朵朵盛开的雪莲;金老梅、银老梅长开不谢,还有大片低等植物苔藓。嶙峋的奇石与林相依,花草相融,清亮的石溪、静静的水潭时隐时现,跳跃的石兔时而发出清脆的鸟叫声,构成了一幅奇丽壮观、活泼灵动、巧夺天工的石林画卷。

杜鹃湖 

位于兴安服务区以东2公里,距离阿尔山市区92公里,海拔1244米,平均水深2.5米,最深可达5米,湖面面积128公顷,是火山喷发期由于熔岩壅塞河谷切断河流后形成的堰塞湖。

该湖因其周围盛开杜鹃花而得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题写湖名。湖面呈月芽形,湖的东南为进水口,西南为出水口,上游连着松叶湖,下游接着哈拉哈河,湖水与森林、山地相辉映,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湖岸的岩石很像大海边的礁石,奇形怪状让人啧啧赞叹。每当春回大地,伴着汹涌的杜鹃花汛,野凫、灰鹤和天鹅在湖中栖息,成群的柳根鱼竞相觅食,给幽静的杜鹃湖增添了很多野趣;夏天,湖面浮萍迎风摇曳,微风阵阵,茂盛的水草与天上的云彩相映成趣,变幻出水天一体的奇幻景象,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万千风情;秋天,杜鹃湖碧蓝出尘,层林尽染,满山金黄,湖面随风荡漾;冬天,湖水冻结成冰,是个天然的滑冰场。

佛经故事说,鹿仙去北部仙人那里索要火种。北部仙人说:“你在我居住的湖边绕三圈,便给你火种。”鹿仙便绕湖三圈,仙足落下便开出鲜艳的杜鹃花。这湖自然就是杜鹃湖,湖畔的杜鹃也因此比别处的更加娇艳、更加迷人。

有诗赞叹杜鹃湖:“神女新浴幽谷香,金针巧为织女绣,素笔遥寄化春雪,杜鹃湖畔舞霓裳。”

驼峰岭天池 

驼峰岭天池位于兴安服务区东北方向10公里处,水平海拔1284米,东西宽约450 米,南北长约800 米,面积为26公顷,是整个阿尔山天池群中最大、水位最深的一个,因远远看上去像一峰俯卧的骆驼而得名。

驼峰岭天池形成时期大约为中更新世(距今约30万年),是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高位湖泊,属玛珥湖。湖面总体形态呈“左脚丫”形,火山口呈南北走向的条状,火山口四周边缘最高点1370米,相对高差130米,东西两岸各有一个熔岩溢出口。

在青山环抱的苍翠间,一池幽蓝的湖水沁人心脾,四周杜鹃花漫山遍野,奇花异草遍布湖边,幽静而秀美,湖水晶莹剔透,四周山峦起伏,树木成荫。花草、林木、山峦,仿佛给驼峰天池编织了一个朴素、淡雅的花环,让她变得更加神秘秀美,时而像蓝宝石纯净而深邃;时而犹如凝脂纹丝不动。

最适合观赏驼峰岭天池的时节要属秋天。驼峰岭的秋,满眼尽是金灿灿,盈目都是蓝莹莹。那满眼的金是那样的明艳,那盈目的蓝是那样动人。但秋色却不单调,有铁红的叶子、洁白的桦树、茶青的苍松点缀其间;秋色也不呆板,间或有风儿拂过,缤缤纷纷的金黄色松针簌簌飘下,如细细密密的睫毛,在秋阳下忽闪着迷人的光。

在这里有一种石头可以浮在水中,被称为浮石,也称浮岩,是火山爆发时的喷发物。它由火山玻璃、矿物和气孔组成,是一种多气孔类似海绵状的火山岩,气孔约占岩石总体积的70%,大一点的石块上,更容易看到气孔的走向和曾经灼烧的痕迹,因孔隙多,密度小,可以浮在水中。

大峡谷

大峡谷位于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兴安服务区东南20公里处的原始森林中,由南向北呈W状,长11公里,大峡谷底宽为30-150米,谷深30-130米,每公里落差20米,谷底平均水深0.6米。大峡谷主体为火山熔岩断裂带,由更新世火山喷发的玄武岩岩流,经受千百年的水流侵蚀后形成。

峡谷中怪石嶙峋,飞瀑跌落,云雾蒸腾,奇景众多。两侧山峰陡峭凶险,两岸的野生植物物种分布较广,松树依峰而长,茂密矗立。山泉涌出后形成的河流从峡谷低流过,河面宽窄不均,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整体景观绮丽雄壮。站在谷底,无不使人有返璞归真之感。

大峡谷不仅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和游览探险价值,也是一处理想的避暑胜地。

地池 

地池位于天池东南约6公里处,海拔1123米,长轴为北东向,长150米,宽100米,面积为1.25公顷,深度可达39-50米,周围为致密坚硬的玄武岩,属典型玛洱湖,因其水面低于地面而得名。

地池总体呈椭圆形,形成时期为晚更新世(距今约10万年)。火山喷发时,岩浆从地壳中喷出的时候遇到了地下水,岩浆与水接触时,水遇热蒸发,形成大量蒸汽,从而剧烈膨胀,产生大爆炸。爆炸将岩浆、火山灰、火山渣、碎石等物质抛射出去,在火山口周围散落堆积,形成当地独特的地质、地貌。随着爆炸过程不断重复,岩浆被冷却,或地下水被岩浆封住,爆炸逐渐停止。岩浆冷却后火山坑底连通地下水,加上大气中的降水,使火山口形成湖泊,其特点是低于地面,周围即没有河流注入,也没有河道泄出。

地池湖底水面随季节而变化,犹如一块碧蓝的月亮宝镜子镶嵌在原始次森林,景色十分优美,被人们称之为“仙女池”。

地池是阿尔山众多火山口湖中唯一一个低于地平面的凹陷型湖泊,景观独特、欣赏价值极高,其独特性和稀有性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不冻河 

不冻河位于天池服务区南,距阿尔山市区74公里,属哈拉哈河上游河段,全长20公里,因多少年来该河段从未结冰,当地人称之为“不冻河”。

不冻河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该河段附近有大量的地热存在的缘故。严冬季节,在-40℃以下的气温,滴水成冰的时候,阿尔山境内所有大河小溪皆封冻,唯此段河水热气腾腾,流水淙淙,令人称奇。河面上雾气升腾,雾气在两岸树枝上形成树挂,玉树琼花,晶莹剔透,时常出现雾凇奇观,透着夕阳的余辉,流光溢彩,宛如五彩云霞,蔚为壮观,堪称阿尔山冬景一绝。

三九严寒,裸露在河面的石头时常会看到有冰雪堆积,但河里的水却丝毫不受天气的影响,仍在静静流淌。 由于河底有保温岩存在,冬季该河段水中生长着青青的水草,是牛、羊等牲畜的天然饲料,也因此该河段被誉为“水中草场”。

龟背岩 

龟背岩位于兴安服务区南,与森林小火车相邻,分布面积达3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大、发育好、保存完整的熔岩构造,火山地质专家称之火山中的“国宝”。

龟背熔岩属结壳状熔岩流,是喷发的熔岩流表壳由于冷却收缩作用形成不同方向的裂隙,呈网状,后期又有多期熔岩流沿裂隙充填,形成了相互交切,最终使平整的熔岩流表面呈不规则排列的多边形,因一片片熔岩像一只只庞大的乌龟隐身于地面而得名,所以叫“熔岩龟背构造”,也叫龟背岩。

阿尔山火山龟背构造至少有三个熔岩流单元存在,主要特征是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连接每块龟背岩的是向地面陷下去的缝隙,走在上面像行走在乌龟的贝壳上一样。中国地质大学田明中教授认为:“从特征看,此处至少曾经流淌过三个不同时期的熔岩流。”

玫瑰峰 

玫瑰峰位于阿尔山市区北25公里处,是一处由10余座石峰组成的山石景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属典型花岗岩石林地貌。石峰错落有致,犬牙交错,奇伟挺拔,巍峨壮观,因石峰大部分呈红褐色,因此得名“玫瑰峰”,也叫“红石砬子”。

在距今1.54亿年前,地下深层岩浆运动在地表下形成了这片岩体,后来经过地质运动,花岗岩不断被抬升露出地表,经历了长年累月的风剥霜侵,日晒雨淋,形成了今日景观。玫瑰峰的花岗岩整体特征是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发育,尤其是垂直节理发育,产状约为倾向113度,倾角75度。原因是当年岩体上升到地表,独立成山后,岩石中的裂隙处在松驰和自由状态。随着自然界的物理、化学作用,岩石碎块沿着裂隙不断剥落,沿垂直裂隙方向形成了规模各异的“石柱”,沿水平裂隙方向形成了人工垒起一般的叠层。

在玫瑰峰花岗岩石林顶部较平坦的部位,还发育有一种以口略小、肚大且底较平坦或呈锅状微凹为典型特征的“石臼”,其在平面上一般为椭圆形、圆形、匙型和不规则的半圆形等,其特征如臼如缸、如鼓如盘。在岩臼的周围无进水口,只在低处有出水口。对于岩臼的成因存在很大的争议,冰川成因论者称其为“冰臼”,风成学者称其为“壶穴”。

从山下仰望玫瑰峰,奇形怪状的岩石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有的像相拥而抱的恋人,有的像直播云霄的宝剑,有的像嘶鸣的战马。它们便是当年成吉思汗横扫天下的漠北铁骑的军阵吗?山峰无语,只有盘旋飞翔的野鸽子哨出清丽的鸣叫。据说这些鸽子是侵华日军的信鸽与本地鸽子的后代,从侵略战争的工具,成为历史的见证,今天的野鸽子传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消息。从玫瑰峰中间石阶向上左侧山峰几乎呈90度直角,非常险峻。有一块扁方的山石好象是人故意摆在里。还有一块圆型岩石如天上飞来,好象风吹便能晃动。

从玫瑰峰的正面看会发现一尊天雕的石佛,他像是在蒙古铁骑中宣扬佛法,倡导好生之德。石佛后面是一只神龟,传说石佛就是骑乘神龟来到这里,它正在悠然自得地享用清凉的露水。东边这组石景,是美丽的孛儿帖夫人为出征的成吉思汗系上战袍,成吉思汗亲吻妻子光洁的额头,拥在一起,殷勤叮咛。夫人身后就是象征蒙古战旗的神茅——苏鲁德。抱臂而立的就是营救成吉思汗的哲里麦。哲里麦是圣主成吉思汗的四狗之一,腾格里天把他封为神狗,点化为石,猛将神狗,两石相衬,传扬着哲里麦的忠直勇猛。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漠北铁骑的摇篮就是处于大兴安岭森林向草原过渡的阿尔山地区哈拉哈河上游一带。玫瑰峰下的一条军事要道,就是成吉思汗阙奕坛之战运送兵员和补给的通道,玫瑰峰北的阙奕坛草原是成吉思汗漠北铁骑的摇篮,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南下、西征东进的力量之源。

站在玫瑰峰最高处俯视四野,起伏连绵的山岭承载着五彩缤纷的万物,如浪涛翻滚的麦田象大海一样辽阔,金灿灿的油菜花光彩夺目,苍劲无垠的森林使你感到生命的不尽意蕴,哈拉哈河宛如银链绕峰而去。

诗人伊德尔慨叹玫瑰峰:“古今是关隘,曾有巨人来,雄伟玫瑰峰,可汗点将台。”

dulcolax time dulcolax max dose dulcolax 6 hours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5067984号-35
基于E-file技术构建